
财经学院
2024高职大数据与会计1班
骆晓慧
读书心语: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就是一种胜利,一种对生命最崇高的敬意。
书名:《活着》
作者:余华
文学载体:长篇小说
关键词:苦难、生存、善良
图书位置:图书馆四楼书库
阅读心得
初读余华的《活着》,只觉是一场用平实文字勾勒出的人间悲喜剧,可越深入其中,越能感受到它对生命的深刻叩问,就像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剖析着生活的本质。
故事的主人公福贵,本是地主家的少爷,吃喝玩乐,挥霍无度,亲手将殷实的家业输得一干二净,家庭也因此支离破碎,父亲含恨离世。这一巨大的人生变故,成了福贵命运的转折点,他从养尊处优的少爷,一夜之间沦为贫苦的农民,开始直面生活的残酷。
命运似乎并不打算就此放过福贵,接踵而至的苦难如影随形。被抓壮丁的他,在战火纷飞中死里逃生,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中,却发现母亲已经病逝,女儿凤霞因高烧变成了哑巴。生活的重击一波接着一波,儿子有庆满怀希望地奔跑在成长之路上,却因给县长夫人献血,被不负责任的医生抽血过多而夭折;女儿凤霞好不容易找到了幸福,却在分娩时因大出血离世;妻子家珍长期被病痛折磨,最终也撒手人寰;女婿二喜在工作时意外身亡;就连唯一的外孙苦根,也因吃豆子过多被撑死。亲人的相继离去,让福贵的世界支离破碎,可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强地活着,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在岁月的余晖中平静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福贵的一生,是被苦难浸泡的一生,可他却没有被苦难打倒,而是选择以一种坦然和超脱的态度接受命运的安排。他的这种坚韧,让我不禁思考: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福贵的经历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如何承受苦难,如何在苦难中坚守对生活的热爱。
书中,福贵与老牛的对话让我印象深刻:“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福贵把对亲人的思念融入到与老牛的对话中,在他的世界里,亲人从未真正离去,他们以另一种方式活在他的生命里。这让我明白,活着,也是为了那些曾经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人,为了他们给予我们的爱与温暖,我们要好好地活下去。
余华用他简洁而有力的文字,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与善良。家珍在福贵落魄时不离不弃,与他同甘共苦;凤霞勤劳善良,虽不能言语,却用行动诠释着对家人的爱;有庆单纯懂事,为了保护自己的羊,不惜与他人争吵。这些人物在苦难中展现出的人性光辉,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了福贵黑暗的人生,也照亮了读者的心灵。
读完《活着》,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福贵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与脆弱,也让我学会了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生活中,我们或许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与福贵相比,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我们还活着,就有希望,就有机会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是《活着》传达给我们的生命真谛。让我们以福贵为榜样,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保持乐观与坚韧,好好地活着,用心去感受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因为活着,就是一种胜利,一种对生命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