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中文  |  English  |  校长信箱  |  访问原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馆内公告   >   正文

“书话新声”优秀书评展示(第二期)

作者: 廖璎雪   信息来源:图书馆    发布时间: 2025-04-11

财经学院

2024高职大数据与会计1班

帕依提·排尔哈提

读书心语:

新时代青年当以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岁月为灯塔,筑牢信仰之基,汲取勤学之力,厚植为民情怀,在奋斗中践行使命,让青春在民族复兴征程中绽放璀璨光芒!

书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作者: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

文学载体:采访实录

关键词:勤奋好学、艰苦磨炼、担当作为、家国情怀

位置:图书馆四楼书库


阅读心得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部采访实录,通过29名受访者的讲述,生动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与成长历程。这七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也是他铸就坚定信念、深厚为民情怀和求真务实作风的关键时期。

1969年,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插队,在这里他经历了“五关”的考验: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和思想关。面对恶劣的生活环境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选择了勇敢面对,在困境中磨砺自己。从最初难以适应农村生活,到后来与乡亲们打成一片,习近平总书记在艰苦的环境中完成了从城市少年到农村知青的转变,也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他的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令人敬佩,也为广大青年树立了榜样。

在梁家河的日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一心一意为百姓办实事。他带领村民打井、修淤地坝、建沼气池,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他关心村民的生活疾苦,为解决村民的温饱问题而不懈努力。“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这句朴实的话语,深刻体现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在与群众同甘共苦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培养了深厚的为民情怀,也更加坚定了他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这种一心为民的精神,是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学习和践行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知青岁月中展现出的勤奋好学的品质,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尽管生活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在书中寻找智慧和力量。无论是在田间地头休息,还是在夜晚的煤油灯下,都能看到他专注读书的身影。他的这种求知欲和学习精神,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也为他日后的工作和治国理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读罢《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深受触动和启发。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是一部生动的励志教材,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伟大领袖在困境中砥砺前行、奋发向上的奋斗历程;也是一堂深刻的党课,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学习他坚定的理想信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学习他勤奋好学的精神,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学习他一心为民的情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为激励,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青春在为人民、为民族、为国家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版权所有 ©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网站  新公网安备 65230102652407号
联系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文化东路29号